从头再来
全本小说 01-09
吴书记讲完之后,就急忙赶去参加另一个会议去了。崔副主任,两个带队干部和知青代表也都说了几句,都是一些套话。接下来就散会了,知青们在公社的院子里到处溜达,等候青年农场的孙场长带人来接他们去农场安置。
这时郭彩云老师领着一个身体很结实的农妇打扮的女人找到了柳侠惠。她先给把柳侠惠介绍给了那个农妇,然后对柳侠惠道:“这位是武秀英同志,她是你户口所在的东风大队樟树湾生产队的队长。她是专门来接你的,我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能不能现在就跟她去樟树湾?”
樟树湾那个地方最为偏远,只分到了柳侠惠一个知青。今天武秀英碰巧搭乘东风大队的拖拉机来公社里来办事,听说知青们都来了,她就想顺便把分给她队上的那个知青接回去参加‘双抢’,不然她下次还得再跑一趟。
所谓的‘双抢’,指的是‘抢收’和‘抢插’。这是种植双季稻的农村地区最为繁忙的季节,在七八月之间。农民们既要抢收早稻,又要将刚收完早稻的地灌水,耕耘,施肥,弄成平整如镜面的水田,然后在水田里画好格子,将已经培育好的晚稻的秧苗插上去。
郭彩云觉得柳侠惠刚到,还没有来得及去青年农场报道,现在就催他去樟树湾参加‘双抢’太匆忙了一点。可是她又不想让生产队来的这位女同志失望。毕竟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知青,给本地的农民增添了负担。作为带队干部,她必须跟各个方面搞好关系,包括前进公社下面的各个生产队。她跟张学军商量后,决定先来问一下柳侠惠本人的意见。如果他不同意去,她还得做好武秀英的工作,避免对今后的知青工作产生负面的作用。
柳侠惠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跟武秀英去樟树湾。他觉得反正自己的户口已经落到了那里,迟去早去没有多大的区别。武秀英一听,高兴得抓住他的手握了握,对他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她说的普通话虽然不够标准,但是很容易听懂。
握手时柳侠惠感觉到了武秀英手掌上有一层又厚又硬的老茧。她这个年龄能当上生产队长,说明她不但能干,而且还在社员中有相当高的威信。柳侠惠对她不禁有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
若不是穿着太土气,武秀英长得还是蛮好看的。她的缺点是左边眉毛上有一道的伤疤,约有半寸长。另外她的腮帮子上也有一道两寸多长的伤疤,从耳朵下面几乎延申到了下巴上。农村的孩子们从小就得山上砍柴放牛,下河捕鱼捉蟹,脸上身上留下几个伤疤是很平常的事情。
武秀英一看就是那种性格直率,泼辣大胆的农村妇女。她看起来二十七八岁,体格粗壮,皮肤被太阳晒得很黑,走起路来像是一阵风。柳侠惠在后世虽说有过三年多的插队落户的经历,他还从来没有见过年轻女人当生产队长的。
生产队长可以说是这个年代最苦最累的工作了。当生产队长不但要会干这种农活,顶上一个全劳力,还要管好整个村子里的男女老少们。早上必须先起床催大家上工,晚上收工却比谁都晚回家。农村的生活太苦,村民们常常为了一件小事就起纷争。当队长的经常要调解纠纷,遇上蛮不讲理的村民,甚至还要动拳头才能解决问题。总之,这完全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工作。
武秀英没有再多说半句废话。她抢过柳侠惠的行李中那两件最大的,提起来就往外走。公社的大门外面停着一辆手扶拖拉机。她把手里的行李放在车斗里,又返身回来帮柳侠惠拿其他的行李。他们两人坐进了车斗后,拖拉机就‘突突突’地冒着烟往公路上驶去。
开拖拉机的是一个看起来不到三十岁的汉子,姓周,武秀英管叫他周大哥。拖拉机开动后,武秀英的话多了起来。她向柳侠惠介绍了东风大队和樟树湾生产队的一些情况。她原来一直担心,害怕新分来的知青是那种娇生惯养的人。见了柳侠惠后,她觉得他很朴实,不像是那种偷奸耍滑的人,这才放下了心。
通过交谈,柳侠惠了解到:武秀英的爸爸是东风大队的上一任党支部书记兼大队长,一把手,在这一带很有威望。不过,他去年因病去世了。武秀英十年前嫁给了同村的一户姓李的人家的独生子。她丈夫在部队上当司机,每年只有过年时才回家一次,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她丈夫因为是家里的独生子,没有跟父母分家,因此她一直跟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她女儿五岁了,儿子才三岁。她公公婆婆的身体都还好,能吃能做,还能帮着看孩子,给她减轻了不少负担。否则她一个人要照顾两个老人再加上两个孩子,根本就不会有精力去当生产队长。
在线下载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