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日天劫
全本小说 01-09
彪爷拈须大笑:“老铁!你不说,我还以为你家婆娘忒能干,一夜便给你生了个大小子。”众人尽皆陪笑。老铁面无表情,犹如半截朽木,丝毫不见喜怒。
劫兆听左右刻意逢迎,几乎笑翻蓬顶,心中不无恼怒;肩上忽被重重拍了两下,只见彪爷点头道:“身子骨还算结实,长得也体面。哪里人啊?”
劫兆说得一口字正腔圆的中京官话,无论如何也装不了乡下口音,灵机一动,嚅嗫道:“我……我祖奶奶原是承恩县的地主千金,到我爷爷一辈遇上战乱,家道不比从前了,勉强种种庄稼餬口。”
“识字么?”彪爷问。
“读……读过一些。”
承恩县是中京左近最大的县城,归京兆府管辖,供应中京的鲜肉菜蔬用度,号称“京厨”,地主富户甚多,久染中京流俗,百姓大多读书识字,冠于寻常州县。
彪爷“嗯”的一声,又打量他几眼,随口问道:“跟老铁亲不亲?学不学做面的绝活儿?”劫兆咽了口唾沫,故意装出羞赧的模样:“我喊他姑丈。我……我手脚笨得很,看了一阵,没学到家。”
彪爷笑骂:“呸!你才多大年纪?这都能让你学会,我凭翠楼还卖甚来!”众人又是一阵哄笑。彪爷捏捏他的肩头,指力颇为沉雄,捏得劫兆半身酸软,却咬牙不吭一声。“这么着,哪天你姑爹不想你学做面了,来曲陵城找我,我给你找份活儿。”
劫兆勉强装出欣喜的模样:“多……多谢彪爷。”旁人诧异之余,无不露出艳羡之色。彪爷含笑捋须,眼神倏忽间已飘至别处。
此时另一侧的城门缓缓拉开,一队兵丁鱼贯行出,分列两旁,带头的两名军官腰跨长刀、缨盔铄甲,身份显然不同。
棚里休憩的人见状,纷纷起身往新开的城门行去。彪爷由随从们簇拥起身,回头道:“老铁!你也别排队啦,一块儿来罢。”没等他回话,已被从人拥上马车。老铁斜肩挑起担子,一言不发的跟在长队后头。
劫兆遥遥看了两眼,登时心中雪亮。
原来这边的城门,却是专为富人商贾所开,负责盘查的那两名军官不过是做做样子、虚应故事一番,便签条放行;若遇载货的车辆,只消偷偷塞两锭银子,便能顺利入城,连翻都不多翻一下。
那凭翠楼的“彪爷”似是身份尊贵,众人见他车马行来,纷纷让道,不一会儿就到了队列前缘。随车的管事上前寒暄几句,盘检的军官咳嗽两声,也不多废话,一一签发放行条。签到劫兆时,那军官翻起白眼,皱着眉头上下打量:“你眼生得紧。叫什么名字?”
“小人姓赵,名叫赵……赵平。”劫兆掌里捏了把冷汗。旁边挑担的脚夫跟着帮腔:“军爷!他是卖面老铁的姑外甥,来投亲的。彪爷说要招他干活儿哩!”
军官一听是彪爷的人,官气登时泄了大半,心有不甘,嘴里嘀咕:“外地来的?
哪里人?”
劫兆吞了口唾沫,低头道:“我……我是承恩县人。”
徐府的管事见队伍停滞不前,心中老大不高兴,扬声走了过来:“军爷!现在是怎么回事儿?要不大伙儿都亮出名剌来,看能不能省事些。我这就同彪爷说去。”军官吓得魂飞魄散,腿都软了,嘴里连称不敢,慌忙在放行签条上写下“同京兆府承恩县隶赵平”等字样,方印一盖,猛塞到劫兆怀里。
劫兆松了口气,瞥见老铁从怀里掏出一张揉皱的签条。军官与他颇熟稔,看也不看便给换了张新的,上头写的是“同郸郡曲阴县隶李二”。
“原来老铁真不姓“铁”。”劫兆心想:
“李二、李二,他夫妻俩原来共享一个名儿,倒也有趣。”
在线下载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