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头巾
全本小说 01-09
为了提高质检员的工作积极性,工厂规定质检员对工人们的罚没收入是有返成的,而且返成力度不小,是跟厂里五五分成。不过,杨伟算是个有底线的人,他亲眼见识了宿舍里老王等工友的生活状态,又怎么肯再为这些可怜的工友额外增加负担来自己搂钱?所以他的作风跟以往那些质检员完全不同,都是能敷衍过去不罚款就不罚,实在敷衍不过去的,也是能少罚就少罚,而且会把工厂给自己返成的那部分罚款偷偷塞还给被罚的工友。
他这倒不是邀买人心,实在是觉得人生在世犯不着为了几个小钱跟人怄气犯生分,最后闹得人家受损失,自己也四处树敌被人指着脊梁骨骂祖宗。所以,尽管他进车间没多久,但他在车间里的声望却是出奇得好,车间里无论男女工友,没一个跟他生分的,见到他都是亲热得不得了。
他的这种处世态度为他带来了潜在的巨大好处。对他的集中报道结束后,他才从在宣传科做事的黄志文那里知道,对他的报道其实是从上头戴着帽儿下达的口头通知,但只是说要报道一下杨伟同志的先进事迹,却并没有对报道版面和篇幅提出具体要求。但厂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还真是被热情的工友们的情绪给感染了,回去之后连连感慨说在厂里采访先进模范人物采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会有如此光辉正面形象的先进模范人物,在群众中一点负面评论都没有。
两位至情至性的记者感慨说,在对杨伟的采访过程中,「找人采访,根本不需要做工作,人家都是积极主动配合,热情非常地提供先进典型的各种先进素材和事迹」,又发表评论说这种采访「真是太省心了,根本不用问,人家七嘴八舌提供的各种先进素材就够记半个笔记本」。
末了,这两位记者还先后感慨说:「一线工人都是计件工资,接受采访要耽误人家赚钱的。以往哪次采访这种先进事迹不是要应下种种好处、费尽口舌才能让人家出面听你罗嗦,然后心不甘、情不愿、牵强附会地挤出一点所谓的『先进事迹』后,还要加上一些牢骚点评,往往又跟先进人物的先进形象背道而驰,害得咱只能装聋作哑当没听见。但这次却完全不同,这简直就是一次厂报采访史上里程碑式的采访事件,改变了以往的采访惯例。」
于是,两位记者连夜行动:文字记者当夜拿出了洋洋洒洒近万字的长篇人物通讯;摄影记者本来是跟着去敷衍故事的,因为一般先进典型的报道,只要不是半年和年终厂里统一组织评选的,都是不会在厂报上刊登照片的。但这次摄影记者也上了心,被这次顺风采访和受访群众的热情所感染,特意选了一副杨伟形象最伟岸的照片,又下大功夫用图像处理软件给处理得尽善尽美,这才拿着照片去找编辑部主任关说人情,说像杨伟这种随机发现的草根典型,其实更具有宣传意义,比半年年终层层推荐上来的所谓「先进典型」要先进得多,强烈要求刊发典型人物的大幅照片。
第四集 第032章 戴着绿帽上了头版头条
欲望少女极致口爆 这种事涉及到报社规定,编辑部主任不敢作主,于是又带着摄影记者去找分管副总。而分管厂报业务的副总恰好又是由宣传科副科长黄志文兼任。对于以生产经营为主的大型玩具厂来说,厂报其实是个可有可无的小单位,老总历来由宣传科科长兼任,副总则由黄志文这个副科长兼任,俩人平时都不「到衙理事」的。真正负责厂报日常工作的,其实就是那位编辑部主任。不过,一旦面对这种有违「制度」的「大事」,黄志文扛着的这个「副总」头衔也就起了作用。
黄志文虽然不了解这事儿的详细内幕,但见是关于杨伟的先进事迹报道,当然是大笔一挥果断为杨伟走了后门儿,批示曰:「类似先进典型,事迹真实、感人至深,要不遗余力地尽力挖掘,不惜笔墨篇幅地搞好报道」,算是彻底为关于杨伟的报道定了性、指明了方向。
于是,第二天厂报关于杨伟的先进事迹报道,便由惯例的三版挪到了头版,而且还是头条,因为那天厂领导恰好没有开会也没有接待重要客人,所以让杨伟钻了空子。同时,报道还由惯例的只是豆腐块文字消息,变成了整整一个版的带大幅照片的长篇人物通讯。
在线下载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